您当前位置:首页申请书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

一、成果简介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人无精神则不立,国无精神则不强。”高校立德树人,以文化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及路径。武汉工程大学以“化工”立校,长期办学形成了以“化工情怀”等为内涵的“化育天工”特色教学文化,确立了以教学文化铸魂新工科改革的教育理念。成果通过文化熏陶品德提升、新工科改革硬实力打造,实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培养目标。

打造特色教学文化品牌,凸显文化铸魂,以“德”树人。“化育万物谓之德,天工人代为之巧”。“德”即品德,“巧”即能力,“德”“巧”结合,“化”“工”相长,一脉相承。形成了理论、制度、内涵、队伍、阵地、品牌“六位一体”“化育天工”特色教学文化体系,确立了文化自信、爱国精神、化工情怀、工匠精神、科学精神、生态文明、工程伦理“七要素”文化内涵,实践了文化铸魂新路径,传承文化、铸魂塑魄,实现了为国担当的价值取向以及高度专业认同的目标,行稳致远。

实践新工科改革新路径,凸显硬实力培养,以“能”树人。贯彻“跨·融·创·通”新思路,实践“校政、中外、校校、校企、科教、专业”“六元协同”培养 新路径;筑牢创新、创业、创造“三创”新工程,实施学分重设、课程重建、课程群重构、制定新大纲、编写新教材、践行新教法“三重三新”新策略,持续改革,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,开拓创新。

夯实专业新基础,筑牢人才发展根基,以“厚”树人。通过一流专业、一流课程、工程教育认证、教师队伍、教学基地建设等,夯实专业建设根基;通过构建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,强化持续改进。始终保持专业建设的“高阶性”,增强人才能力的“厚度”,厚积薄发。

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,实现了三个明显提升:学生为国担当的素养以及对化工专业认同感明显提升、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、培养质量社会认同,明显提升。

成果已获湖北省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4项、二等奖2项,全国协会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。

二、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

(1)化工行业安全风险较高、环境艰苦,叠加社会多元价值观冲击,部分学生毕业后远离专业,如何增强学生专业认同、使个人价值取向更加符合国家需求?

(2)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和新模式快速发展,化工正向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等领域渗透,交叉学科问题不断涌现,地方高校如何培养学生适应新发展所需要的创新能力?

(3)地方高校师资水平、生源质量、学科水平、相关平台建设存在差距,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?

三、成果起止时间

起始:2014年01月

完成:2017年09月

实践检验期:5年